




护理系实训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为加强安全管理,明确安全责任,保障实训室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1、存放贵重物品和危险品的实训室要有严密的保管措施和科学的流通途径,防止丢失或污染。
2、进行易燃、易爆的实验,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实训室工作人员必须在场监护。
3、保持实训楼的消防通道和人行通道畅通,走廊过道和楼梯间禁止设立物品架、实验台或堆放仪器设备及杂物等。
4、实训室的电源、火源、水源及消防器材要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或更换,保证消防器材随时可用。
5、大型精密贵重仪器须制定操作规程,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规程执行或运作,并将其使用情况记录存档。
6、实训室电器设施的安装、维修和拆除等作业,必须经主管部门批准后由专业人员负责施工。
7、节假日前,实训室工作人员须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8、实训室钥匙专人管理,不得私配或转借他人。
9、若突发事故,除立即采取相应应急措施外,必须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若重大事故,要保护好现场,对事故的责任者将依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10、实训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督促学生遵守实训室学生守则。
护理系
2015.10.20
护理系实训室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实训室突发安全事件,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维护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保障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秩序,结合实训室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实训室火灾应急处理预案:
1.发现火情,实训室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向上级领导及地方公安消防部门(119)电话报警,同时切断或通知相关部门切断电源。
2.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如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
3.明确火灾周围环境,判断出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难发生。
4.救护应按照“先人员,后物质,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进行,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抢救被困人员及贵重物资,注意自身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5.根据火灾类型,采用不同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按照不同物质发生的火灾,火灾大体分为四种类型:
A类火灾为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及塑料等。
B类火灾为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
C类火灾为带电电气设备火灾
D类火灾为部分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
扑救A类火灾:一般采用水冷却法,但对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
扑救B类火灾:首先应切断可燃液体的来源,同时将燃烧区容器内可燃液体排至安全地区,并用水冷却燃烧区可燃液体的容器壁,减慢蒸发速度;及时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对于可燃气体应关闭可燃气阀门,防止可燃气发生爆炸,然后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扑灭C类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点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
扑灭D类火灾:钠和钾的火灾切忌用水扑救,水与钠、钾起反应放出大量热和氢,会促进火灾猛烈发展。应使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
6.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域并加强巡逻,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害,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
7.事后,积极抢修被损坏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并对实训室相关工作人员及学生进行教育,及时部署和落实学院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类似突发事件再次发生。
二、实训室仪器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金属外壳的仪器要有充分的接地保护,如仪器设备漏电导致人员触电,应先切断电源或拔下电源插头;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也不可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若触电者出现休克现象,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请医生治疗,同时报告学校保卫处和相关管理部门。
2.仪器使用中的容器破碎及污染物质溢出,立刻戴上防护手套,按照仪器的标准作业程序关机,清理污染物及破碎玻璃,再对仪器进行消毒清洗,同时告知其他人员注意。
三、试剂操作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实验过程中若不慎将酸、碱或其它腐蚀性药品溅在身上(若眼睛受到伤害时,切勿用手揉搓),立即用大量的水进行冲洗,冲洗后用苏打(针对酸性物质)或硼酸(针对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并及时向指导老师和实训室负责人报告,负责人视情况轻重将其送入医院。
2.误吞毒物。常用的解毒方法有:给中毒者服催吐剂,如肥皂水;灌水或服鸡蛋白、牛奶和食物油等,以缓和刺激,随后用干净手指深入喉部引起呕吐。注意磷中毒者不能喝牛奶,可用1%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开水内服,引起呕吐,然后送医院治疗。
四、意外针 刺伤、割伤事故应急预案
实训指导教师或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或针头划伤刺破。如不慎被锐器划伤刺破时,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清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医务室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的基线检查。
护理系
2017年6月2日